茶叶百科网 茶叶百科网
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
免责声明 RSS地图
首页|茶叶产地|茶叶制品|茶商茶农|茶叶养生|茶学文化|茶具资讯|茶叶种植|茶叶百科|茶叶新闻|茶艺茶道|茶叶功效|茶叶加工|贮存包装|茶叶知识
文章搜索:
当前位置:主页 > 茶学文化 >

以茶为名

时间:2020-01-02 00:28阅读:

四大发明之外,我们中国人还发明了喝茶。两千多年前的汉代,即有吃茶的记载,只是不知怎么个吃法。唐代的茶是煎煮的,要放姜和盐。到了宋代,大美食家苏东坡建议不要放盐,只放姜,算是一个进步。据说以前的茶都是搞成团饼状的,如今天的云南沱茶。周作人先生说用整片叶子制茶,冲泡而喝始于明代。虽然古人吃茶麻烦得多,却也在这麻烦中得到过今人不曾体会过的快乐,所谓“山堂夜坐,汲泉煮茗,水火相战,如听松涛。

倾泻入杯,云光滟潋。此时幽趣,故难与俗人言矣。”林语堂先生称烹茶的艺术一半在于择水,山泉为上,河水次之,井水更次。过去老成都的茶工要在清晨到九眼桥下,取河中心的水来泡茶,想来也是这个道理。可惜现在的锦江河水怕是洗衣物都嫌臭,哪里还敢拿来泡茶!河水坏了,但成都的茶楼却一天天地多起来,已成为一景,好像偌大一个中国惟此为大。杭州的顾艳说西湖边茶馆林立,但恐怕就整个杭州城而言也不及成都:满城茶馆、茶楼,更何况西湖边上的只能算作是“馆”,而我们这边已是“楼”了。较之过去的茶园,茶楼当然高档得多。但正是这高档却令我这样爱茶的人颇为起疑,以为真正的茶客是少有去茶楼的,即使去了,也未必是为了喝茶。我赞同林语堂先生的观点:茶须静品。茶之为物,性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理想人生的世界。也就是说只有求静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品茶者。故而古人总结说:“饮茶以客少为贵。客众则喧,喧则雅趣乏矣。独啜曰幽;二客曰胜;三四曰趣;五六曰源……”而茶楼之上以喝茶为名的人群又岂止是五六?茶乃是最自然的饮品,冲泡后,茶叶复原在水中呈自然之态。所以品茶的环境总要以自然一些、开放一些为佳。比如春天在开着桃花的院落;夏天在泡桐树的阴影下;秋夜在月光映照的窗前……至于茶楼三面为墙的包间,就是塞满了绿色植物也与饮茶的境界相去遥远。成都西门近几年开了一家名动一时的仿古茶馆,无论桌椅、门窗、墙的装饰、茶具以及环境的雕琢,确与人旧日的感觉,但有一点,它是在一座巨大的水泥建筑的内部建造的,不见阳光、更不见街景,十足的地下室!上帝,谁会到地下室去喝茶!相比之下,倒是 20年前的茶园更让我们倍感亲切,更能体现成都茶文化的韵致。玻璃杯用来喝啤酒、果汁、冷开水都是不错的选择,但茶楼却普遍用其来喝茶,这很有点文不对题,是对茶趣的破坏。

泡茶实以紫砂壶(或杯)陶瓷杯为佳。紫砂壶天然保温,特别适用于冬季;它的泥质感,近于茶的微妙的色彩,可以随意造型的形态,很可把玩;置于手上仿佛有直接将茶水扌不于手心的美妙感觉。陶瓷本源于土,瓷质细腻易与茶水相浸润,且瓷的洁白恰可以衬托茶的绿,相得益彰。夏天,凝望着瓷杯中的茶水,最是低头欲饮的那一瞬,一股绿意已浸喉头,爽极了。玻璃杯之所以末流,系其质地不近人情的冷漠粗砺与茶的润热不相关;且开水一入玻璃杯,即陡然升温,瞬间就烫了我们,粗暴地拒斥了我们对茶的亲近感,使我们顿生恼意,这与茶那引发我们“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”的静默精神相去甚远。

上一篇:迄今最早清代珍贵木刻茶联 下一篇:福鼎特大奥运主题白茶砖启运进京
本栏随机推荐资讯
·古普洱茶六大茶山之攸
·福建:茶专家大田为茶
·台湾南投七大茶区,茗
·贡品专员,太湖山茶庄
·东方美人 镜头下的梦
·安溪桂窑重现古代茶市
·以茶为名
·安溪铁观音制茶赛之蓝
·茶香伴月色残奥村感受
·解密千年古镇栟茶——
·湖南安化“万两茶”申
·长沙县百里茶廊“驰名
·著名茶艺专家汪芳生
·秦淮画舫服务有一套
·茶与禅悟之性
相关资讯
·品茶论道:一杯清茶,
·冯玉祥——茶系国运民
·5月1日被定为世界饮茶
·饮茶的起因
·"盖碗君"的

友情链接
茶叶知识 | 茶叶加工 | 茶叶功效 | 茶叶百科 | 茶叶养生 | 茶叶制品
粤ICP备12053410号-1 Copyright © 2014-2018 茶叶百科网 版权所有.